11月5日,上海师范大学社科处主办的首届上海师大青年社科论坛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新时代城市治理与话语创新为研讨主题,汇聚了我校教育、人文、艺术、经管等多个学科门类的60余名青年学者济济一堂。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王为松、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参加活动并致辞,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主持开幕式。
王为松在发言中说,学校的科研工作能否持续发展,科研成绩能否不断自我超越,都取决于青年学者的努力。此次青年论坛的主题“新时代城市治理与话语创新”切中了国家和上海当下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问题,体现了青年学者的敏锐与前沿,以及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发展繁荣社会科学的一个良好的意识。
林在勇在发言中肯定了召开社科青年论坛的重要意义,青年学者的研究应当与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融合,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他希望青年学术联盟能够吸引、汇聚更多的青年才俊,共同打造具有上海师大特色的跨学科学术研究高地。
为了使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学术培养形成一个持续稳定的机制,论坛举办之际还特别成立了青年学术联盟(文科),19位来自各相关学院40周岁以下的青年学者担任首届理事,与会领导与嘉宾共同参加了青年学术联盟(文科)的揭幕仪式。学术联盟为青年教师联谊交友、搭建团队、学科交叉搭建了平台,有利于年轻老师在多学科汇聚的学术联盟中探索到跨学科研究的有效路径,为新时代知识转型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次社科青年论坛以“新时代城市治理与话语创新”为主题,对接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发展规划,就长三角区域基础教育协同创新、新发展格局下的城市产业布局与城市更新、都市文化与城市软实力提升、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数字治理、新时代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交叉等五个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相关领域的重量级专家对青年学者们的研究进行了点评与指导。
主论坛三角区域基础教育协同创新
针对长三角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健提出,增强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协同性,首要解决长三角基础教育缺乏“领导力”、成员结构复杂、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失衡等问题,同时要明确共同发展目标,构建教育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强交流合作,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基础,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建立教育优质均衡保障体系。
杨帆副教授分享了以“长三角卓越师范生领导力训练营”的参训师范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培养未来教师首先要培养专业认同感,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师范生形成职业韧性。他说,在训练营中,长三角师范生个人经历的特异性,促进了他们对于个人受教育经验的反思,并推动了未来职业愿景的规划形成。
蔡丹教授就“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发展与教育问题进行了政策梳理与解读,并强调在“双减”之后,教师和家长更要开展适宜的教育。要更加重视家庭教育,把关注学生的成绩,转移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与认知发展规律,回归学习的本质,提供适宜、适度的学习机会。
陈宁教授分享了以615名上海市中小学在职教师为调研对象的、有关学校变革中的教师心理及其机制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学校实施自主变革,教师更积极;面临整体变革时,教师更积极;较之启动阶段,变革过程中和结束时教师更积极。教师积极和消极情绪在变革认知和主动变革行为间起双重中介作用。促进和维持教师对学校变革的积极情绪是成功实施变革的必要条件。
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庞维国对四位青年学者的发言分别进行了点评,并特别强调了青年学者在从事科研工作时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协同,保证一定数量的科研时间的投入。
分论坛一:新发展格局下的城市产业布局与城市更新
武英涛副教授对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究。提出大力开展离岸贸易带动离岸金融发展,完善上海离岸金融市场与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协同关系等政策建议。
向薇副教授从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空间格局肌理的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活空间的活化、原住民生活网络的修复五个方面对如何保护与更新上海街区本土文化进行了探讨。
张中浩副教授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城市群空间扩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量化研究,对七个城市群的扩张速率等指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
杨宝华副教授对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协调发展、监管综合统一等政策建议。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处长、研究员吴苏贵和《上海经济研究》杂志社教授、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李正图分别从决策咨询报告和学术期刊论文的写作角度为四位发言的青年学者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
分论坛二:都市文化与城市软实力提升
李文硕副教授对美国的“城市危机”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城市危机”的历史演化进程及成因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何明敏副教授以人文主义地理学所提出的“地方”问题为中心,审视了电影中的城市空间及其变迁对于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情感记忆和身份认同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陈昉昊博士指出,关于日常生活的电影叙事同样可以充满情节化的叙事张力、多面立体的人物构型、融入社会主义生产与建设理念。
朱军副教授探讨了乐园经济、快乐哲学与诗性都市之间的关系,新型的都市社会将现代人的“需求”和“工作”统一到“快乐”上来,诗性都市既是一场语言革命,也是日常生活的解放实践。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陆杨结合自身经历对几位学者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延伸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分论坛三: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数字治理
李瑾颉博士研究发现,任务型公共价值与非任务型公共价值对网络公众和主流媒体感知的政府回应绩效均有积极影响。在网络公众的认知绩效方面,任务型公共价值与非任务型公共价值的交互效应显著并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
张振洋副教授研究发现,党建嵌入行业协会促进了行业协会承担政策下达与会员单位的利益输入、服务会员单位的差别化利益诉求等功能的发挥。
王赟赟博士对城市数字合作机制中的主体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技术支持机制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定战略方向、让数字城市更具包容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有关城市数字合作的政策建议。
王宇熹副教授研究了基于公共数据开放的纽约数字化转型,指出纽约市数字创新和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推动了政府服务、城市治理、市民参与不断完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汪明峰肯定了几位青年学者研究主题的新颖性,《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编辑孙冠豪则对提升论文的高度和研究经验本土化提出了建议。
分论坛四:新时代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交叉
沈之杰博士指出,楚系简帛和秦简文字是作为汉字学重要分支的汉字构形学历史平面研究的核心资料,深入描写乃至比较楚系简帛和秦简文字构形系统特点成为了汉字构形史研究中的中心课题。
王贺副研究员论证了“数字人文”已经且将在对既有研究的验证、对老问题的重新诠释、提出新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方法/范式等四个方面为数字时代新的知识生产作出自己可能的贡献。
於家副教授通过案例研究,说明地理大数据能够有效地帮助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公共空间的风险预警与管控,在应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并指出未来的应急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傅毅副教授利用文本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研究了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中答非所问程度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上市公司通过强制性的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进行直接沟通,开展信息披露,有助于缓解投资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有着重要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许鑫,《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编审、编辑部主任吕晓刚分别从研究范式、思想高度等方面对青年学者进行了指导。
经过一整天的学术研讨,本次论坛既展示了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者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的学术创造力,又体现了他们将鲜活的现实经验转化为学科前沿问题的理论想象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跨学科、跨领域、跨学院进行重大科研攻关的团队协作力。
(供稿:社科处 摄影: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