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雄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举行开题会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0-30浏览次数:535


201997日下午,徐剑雄老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新中国初期的戏改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研究(1949-1965”开题会在文科实验楼402举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任蒋旭东,《中国社会科学报》部门主任郑成宏,教育部社科中心研究员王晓宇,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林,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耿步健等专家出席开题会并进行指导。

徐剑雄首先汇报了课题研究的框架和研究重点难点。

课题在全面阐明“戏改”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关系基础上,拟由三部分建构研究的总体框架。以“戏改”实践为线,贯穿联通整个研究,以主流意识意识形态建构为重点。总体框架如下:

第一,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影响因子:以“戏改”政策为视角的分析。

第二,“戏改”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路径。

第三,对本课题研究问题的总结提炼,力图对党借助“戏改”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做出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天提供鉴戒。

课题拟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以“戏改”为切口,从微观视角展开研究,尝试进行较大规模田野调查,通过大量新史料分析和个案研究,揭示主流意识形态在“戏改”推进中艰难建构。因此,新的史料、科学的方法是本课题关注的重点,同时,在研究中也会遇到困难和挑战。

针对徐剑雄的课题设计,专家的评议要点主要包括:

1)点评要点一:选题好,戏曲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属性,戏改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之内。而文艺对意识形态建构的有着重要影响。切口小,是对于意识形态史研究十分有益的补充,使得相关研究更加鲜活,丰满。对现实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具有导向作用,而戏改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戏改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视角,从马学科的角度研究戏曲还没有,可以说是填补了空白。

2)点评要点二:研究中要跟现实挂钩,与当下结合,才能更好的体现建国初期的戏改对于当下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借鉴。

从参考文献看,国内外都有查阅,彼时意识形态的斗争较为复杂。对比较敏感的问题如何处理,需要把握精准,对看待现实中的现象思潮的视野需要更宽广。选题时间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敏感问题需要把握好。选题属于马克思、艺术学,党史的跨学科领域,如何结合当下的5.17讲话,对于话语体系的建设所起到的作用论述十分重要。不宜将国家与民间对立起来,如民间和官方的博弈等,个别用词需要调整。

3)点评要点三:应突出价值导向,即为谁服务的问题。意识形态要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要突出建构的理念与原则,处理好科学化,大众化,时代化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梳理戏改工作的政策演变,同时需要挖掘彼时哪些政策适用于当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西方理论方法要批判运用,不要掉入话语陷阱,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研究结合,落脚到中观层面,也需要宏大叙事,找到文艺领域意识形态规律。

结合专家点评,本课题将进行以下改进与调整:在后续研究中将与实际紧密联系,与当下结合,与国情挂钩。在突出价值导向的同时,强调建构的理念与原则,积极处理好科学化,大众化,时代化与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对既往的敏感问题进行精准把握,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看待当今现实中的现象思潮。在研究方法上,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把握马恩经典倡导人对基本意识形态关系的论述。对于西方在戏剧改革方面的优势经验进行借鉴吸收,对于西方理论方法进行批判运用,避免落入话语陷阱。在对当下的思潮,在对当前的文艺界现状研究中把握粗、细、主流、支流、宏观、微观。同时在研究视角上做到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将宏大叙事的整体贯穿,最终落脚于中观。将国家与人民、官方与民间统一起来。探寻其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整合和消长的轨迹。不仅就戏改谈戏改,做到既有深度,亦有广度;既有准确性,亦有普适性。从而找到文艺领域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更好的体现建国初期的戏改对于当下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借鉴以及对于话语体系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