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爱尔兰文学工作坊顺利举办爱尔兰当代戏剧学术沙龙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21浏览次数:948


11月12日上午,我校爱尔兰文学工作坊在学校会议中心3-4号会议室举行学术沙龙,探讨爱尔兰当代戏剧,专题研究布莱恩▪弗里尔(Brian Friel, 1929-2015)这位当今最有成就和国际声誉的爱尔兰剧作家。
沙龙由爱尔兰文学工作坊负责人蒲度戎副教授主持。蒲度戎指出,国内的外国文学学术会议往往是开大会加分组讨论的形式,这种形式固然便于扩大交流,但不便于形成学术聚焦,不利于同行学者深入交流,因此,举办作家专题研讨沙龙是很有价值的,弗里尔戏剧学术沙龙就是这样一种专题研究,大约是我们国内有关当代爱尔兰戏剧的第一场学术沙龙。在蒲度戎看来,弗里尔在中国的翻译和介绍实在太少,名头不够响亮,但他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级别的作家。去年上半年,爱尔兰文学工作坊就准备邀请他来上海座谈,没想到他去年10月去世了。今年,工作坊举办这次沙龙,就是为了在中国纪念和宣传这位在爱尔兰的传统与现代、在爱尔兰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冲撞中保持思考的睿智的戏剧大师。
西南交大外语学院院长李成坚教授同意弗里尔是爱尔兰当代戏剧第一人的说法。她随后以弗里尔的剧本《卢娜莎之舞》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认同问题,认为认同是弗里尔戏剧的核心主题和文化政治诗学,在别的一些剧本里也体现了这个认同主题,比如,《费城,我来了》《自由之城》《翻译》《创造历史》。
北京外国语大学爱尔兰研究中心的陈丽副教授也谈到了弗里尔的身份认同问题,还谈到了英语和爱尔兰语两种语言在爱尔兰和弗里尔笔下的冲突。比较有兴趣的是她提到了弗里尔剧本人物的双重自我,认为这种特征正是爱尔兰戏剧传统的一种体现,即让两个势均力敌的男主角同台竞技,就像文艺复兴剧作家约翰▪辛格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那样。
复旦大学外语学院的向丁丁老师的博士论文就是弗里尔剧本的专门研究。她今天主要讲了弗里尔剧本的叙事问题,通过对《卢娜莎之舞》等几个剧本的分析,认为弗里尔对爱尔兰口头文学传统中的民族主义神话提出了质疑。同时,她还谈到,弗里尔笔下的爱尔兰性是一个变化着的概念,已经不是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叶芝、辛格等笔下的那种固定套式。由此观点出发,她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弗里尔的代表作《翻译》并不是对本土语言和文化逐渐丧失的无奈和惋惜,而是主动摒弃不合时宜的文化传统的自我选择。
同济大学外语学院的孙琦副教授通过对比分析全球主义和世界主义,发现弗里尔的《翻译》不是历史剧,也无关乎殖民主题或民族主义,而是一曲世界主义的颂歌,隐藏着“理解”“包容”“共生”的内涵。上海师范大学爱尔兰文学工作坊的陈庆勋教授重点谈到了弗里尔的文学遗产,相信弗里尔的最大贡献就是描绘了Ballybeg这样一个虚构的爱尔兰西部乡村,这个地名是他很多作品人物生活与故事发生的地方,就像哈代笔下的威塞克斯(Wessex)一样栩栩如生和让人难忘。
上海师范大学的本科生李嘉佶代表《翻译》剧组跟大家分享了改编和表演《翻译》的经验和体会。这个剧本在去年的学校爱尔兰文化月、同济大学主办的上海大学生爱尔兰戏剧大赛和今年的上海师大外语学院60周年院庆有过成功演出。
在学术沙龙上,嘉宾们本着对话的目的,各抒己见,在轻松的气氛中展现了学术的严谨。大家称赞了这种会议形式,希望我们爱尔兰文学工作坊继续主办这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学术沙龙。在会上发言的嘉宾还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爱尔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建明教授等学者。
(上海师范大学爱尔兰文学工作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