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获奖】刘正国:《中国古龠考论》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5-19浏览次数:25


    《中国古龠考论》全书共43万言,“目录”后别有“图谱目录”;除随书页注外,后附有“参考文献总目”(含作者本人的“面壁斋藏本”)。书前有“引”、后有“记”,主体结构体例则分为“序论”(五说)与主论(五章)两大块面。


序  论

本书的“序论”是全书五大章主论的重要理论前提与铺垫。序以“中国古龠综说”为题,由五个分说构成:

一、“龠”的古老渊源与载说

二、“龠”在当代的错误定说

三、“龠”的诸家考证异说

四、“龠”为单管之器的文征图说

五、“龠”的考古发现与民间孑遗略说


   “序论”后为本著的主体考论,由“五大章”结构而成,乃将当代考古发现的贾湖“骨龠”和现今民族民间遗存的中原“竹筹”(南籥)、塔族“乃依”(三孔龠)、蒙族“绰尔”(苇籥)以及当代创制的刘氏“九孔龠”等五种“龠”类乐管,分而置论。各章的考述,以适当的图、谱相辅衬,对各“龠”类乐管的名属、形制、渊源、流变及其演奏、音律、乐人、乐曲和传承等,分别作了详实而系统的阐述与考辨。所论广涉音乐考古学、目录文献学、文字训诂学、乐器学、图像学、民族学及文化人类学等诸科领域。这其中,包括对贾湖遗址出土“骨龠“的正名考辨、无孔龠(炊火管)与音律的缘起;中原“竹筹”所涉的“楚”、“篍”器名之音义发覆;塔族“乃依”为“三孔龠”的活化石、“籁”字本义与庄子的“三籁”辨、中国“乃依”乐管的西传推说、“唢呐”(苏尔奈)器名语源之新解;蒙族“绰尔”渊源与远古“苇籥”的考探……等多所阐说,皆发前人所未发,是为先此而未有的原创之论。


 

      本书的撰写与出版,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后期资助,是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第一部系统的论龠之著。藉此,作为中国音乐文化有着八九千年历史可考的确凿物证——贾湖“骨龠”,不再是孤零零出土的“天外来客”,它既与中国古典文献的古远载说相释证,又与至今仍存活在民间的中原“南籥”(竹筹)、塔族“三孔龠”(乃依)及蒙族“苇籥”(绰尔)等诸多同类乐管遥相互印,遂使中华九千年的音乐文明豁然贯通;其于中国音乐文化的本土发轫乃至于人类音乐文明起源之探赜,都有着筚路蓝缕的深远学术意义。


      此外,本书的作者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贾湖新石器遗址考古出土的距今8000——9000年前形状象笛的骨质“斜吹”乐管(俗称“骨笛”)的研究,通过出土文物、民间遗存和文献训诂的多重论证,探始明先、寻原逐本,辨彰学术、考镜源流,论定了贾湖骨质斜吹乐管的“骨龠”正名,藉此也揭开了史载“龠如笛”的千古沉谜。本著集作者二十多年的学术积累和艺术践行,对中国古龠的理论研究、乐器的考古出土、民间孑遗及乐管演奏艺术的开发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论,前所未有地揭示了一个失落久远的原生文化,匡正了当代学界对“龠”的一个误说,贯通了以考古出土贾湖“骨龠”为确证的华夏九千年音乐文明。

      该书获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刘正国:

      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1951年出生于皖中无为,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1996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曾聘任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副主任,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研究部主任等职。现为上师大特聘教授,主持“中华龠文化研究所”工作,担任国家重大项目“中国古管乐器文献、图像及文物资料集成与研究”的首席专家。早年习笛,曾首创中国竹笛的咔腔双声演奏新技法,主要代表作有:笛子名曲《巣湖泛舟》、《花三七》和《双声小放牛》等;又曾涉足歌坛,创作有莸奖歌曲《泥人儿》、《月照台》等词曲作品数十首。自九十年代中开始,致力于中国上古乐史研究及中国古龠乐器的理论考证和演奏艺术的开发,创制有国家专利乐器“九孔龠”“七孔笛”和”凹孔古籁”等。学问广涉音乐文献学、考古学、文字训诂等诸多领域,撰写的高质量学术论著,曾连续数届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奖”,主要有:《中国古龠考论》(第13届 著作“一等奖”)、《贾湖遗址二批出土的“骨龠”测音采样吹奏报告》(第9届 论文“一等奖”)、《“樂”之本义与祖灵(葫芦)崇拜》(第11届 论文“二等奖”)、《论当代辞书史著对“龠”的错误定说》(第10届 论文“三等奖”)等。此外,还参加了国家级重点工程及项目《中国音文物大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器民间器乐曲集成》和《安徽文化史》等十数部大型典籍的编辑和撰写工作,获得过国家及省部级政府的多项奖励和表彰。